[文章]~我的一天從咖啡起 (取材自費加洛國際中文版)
住在台北、東京、紐約、米蘭、巴黎五個城市的女子,寫下她們的咖啡私密日記,紀錄這個不知不覺中佔據日常生活的飲品。在台北,咖啡與咖啡館有更夢幻的不單純功能;新舊融合的東京,精心打理下的百變風貌同樣在咖啡館找的到;咖啡在巴黎換上浪漫包裝,等同生理的香水;在適合漫遊的紐約,咖啡是戒不掉的癮,而住在米蘭一天常不知不覺就喝下十杯expresso。五座城市,數不清的喝咖啡身段,不過對咖啡的溺愛只有一種版本。
巴黎人的咖啡香頌 (文/Niki DE LOOZE)
掙扎按下第四次延遲鬧鈴時,指針剛過八點鐘。陽光自百葉窗縫隙闖入,伴著窗外唧唧啾啾的鳥鳴響徹屋內。趕著上班的鄰居匆忙的腳步,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的木頭樓梯踩的咿呀作響;附近教堂鐘聲整點報時清楚地敲了八下;樓上新搬來的小情侶,Anne正扯開喉嚨催男友起床。
翻起身,仍未清醒的軀殼機械地自櫥櫃裡取出鋁製義大利摩卡壺,扭開壺身、注水、在咖啡槽裡填滿二瓢Malongo的SAINT DOMINIQUE咖啡、開電磁爐開關,距離咖啡發出咕嚕咕嚕的沸騰聲響,還有二分鐘的時可以賴在沙發發呆。扭開收音機,調到FIP,以豐富多元的世界音樂中南美咖啡,總能神奇地幫我驅逐睡意。此時,收音機裡傳來ACQUESBREL的NE ME QUITTE PAS,翻唱的西班牙女歌手音色高亢、爆發力十足,上單純厚實的低音貝斯伴奏,給了這首原本悲傷的歌曲一股堅毅的新詮。副歌的時候,我的咖啡壺跟著響起合音。
把塗了厚厚一層草莓奶油的吐司浸到咖啡裡時,赫然發現飲食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已被Parisien(巴黎人)同化了。不僅如此,「如果沒有咖啡,不知道一天將如何開始」這樣的念頭隨著這座城市的生活習慣和節奏而根深蒂固。那與提神無關,而是一種儀式。就像巴黎女人若出門前忘了擦香水,一整天都會不自在。咖啡,對我而言,是生理的香。而當S說:「每晚臨睡前是帶著等待清晨第一杯咖啡的心情入睡的」,那是我聽過對咖啡最羅曼蒂克的描述。
在巴黎,一天中的第二杯咖啡從來不是問句。即使忙碌的上班族,也會設法在啃完一條三明治後,到附近的Cafe來一杯expresso。至於我,經過一上午的閱讀,習慣在午間時刻帶著三明治到塞納河畔享用,西堤島河邊的垂楊樹下是我的固定席位。進入初夏,絡繹不絕的觀光遊艇在河上穿梭,船上的遊客與岸邊的巴黎人成了彼此的風景。偶爾,我會揮揮手回應遊客的招呼。換來的是,更多加入揮手行列的新鮮臉孔。
午餐當然無法在沒有咖啡的情況下結束,星巴克雖然在巴黎攻城掠池,外帶咖啡仍然不是巴黎人的習慣。如果喝咖啡是生活中必須信守的儀式,咖啡館便是執行儀式的殿堂。我的咖啡神殿在拉丁區的一條小巷,風格介於典型巴黎咖啡館和摩登美式連鎖之間-Cafe Malongo,法國知名咖啡品牌的旗艦咖啡館。這麼說來,屬於我的每日的咖啡經驗,竟然和Malongo脫不了關係。
午后時分,位於rue St Andre des Arts的Cafe Malongo氣氛熱絡。這一區多的是學生、不乏觀光客,也是本地人流連忘返的QUARTIER LATIN(拉丁區)。充滿南美特色的陳列、超過三十種產地咖啡豆選擇,以及空氣中瀰漫的研磨咖啡香,加上拉丁區自由奔放的氣氛,讓這家店齡不長的咖啡館經常門庭若市。
這樣的CAFE Malongo不知何時開始滲進我的生活,召喚我帶著小VAIO泡上一下午。也因此,和有著深棕膚色、渾身上下洋溢迦勒比海風情的服務生之間,逐漸生出不需言明的默契。一個挑眉「老樣子」?一個微笑「老樣子」。一杯Cafe noisette即出現眼前。
Cafe noisette是解咖啡癮最好的藉口。份量少,如同一杯expresso,附上一小壺鮮奶泡,濃淡自理。我喜歡先啜一小口原汁原味的黑咖啡,然後,在缺口緩緩地注入10CC左右的鮮奶。最後,小心地舀起一小杓奶泡,像替咖啡加冕般,砌起一頂乳白色的皇冠。直到充分融混的褐色咖啡,在嘴裡漾開醇欲溫潤的味覺。這時,配上一片可可亞含量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黑巧克力,咖啡與可可亞交織的微澀、微酸、微甜、略苦,無可取代的經典!
明天,即將飛往愛琴海。好奇村上春樹說的「甜的膩死人」的希臘咖啡到底是什麼滋味?雖然旅行時總會盡量入境隨俗嘗試當地風味,對於不只屬於味覺層次的咖啡,卻有難以取悅的挑剔,就像少女在心裡計較著他人和情人之間的優劣,怎麼比,還是自己那一個最好。我看見S在行李箱裡塞進他鍾愛的MARIE GALANTE咖啡,不禁啞然失笑。又是個只取一瓢而飲的人。
米蘭,形影不離的咖啡熱情 (文 / Lyndsey Wong)
已經喝過早晨例行的第一杯咖啡,不過由於朋友來訪,我又陪她再喝了一杯。通常,8:30起床後,我都會喝杯咖啡,加上滿滿一匙的糖,這就是我的早餐。如果起得早,我會泡個澡,邊喝咖啡、邊聽一些60年代的音樂,享受悠閒片刻。對我而言,喝咖啡是一天最好的開始。咖啡的濃郁香氣與口感,總能給我一早最需要的精神提振。
9:30,到工作室與設計助理Iole和平面設計師Alberto碰面,開始工作。通常,我一天要喝四杯咖啡。8:30的早餐、10:30溜狗時、13:30午餐以後,以及大約五點的休息時間。不過,我把喝咖啡當成嗜好,旅行時就不會那麼依賴它。到不同的城市旅行,我的喜好會跟著改變。在巴黎,我喝美式咖啡,在土耳其,我喝當地人稱“chai”的茶,到日本,我喜歡喝綠茶。
帶狗狗Orlando出去散步時,我通常到家裡附近的小酒吧喝杯cappuccino或稍稍改變一下口味,喝杯馬奇朵(通常,我都喝espresso),依照慣例,還是加了一匙的糖,不多不少。在那不勒斯工作的四年,有時我一天會喝上10杯咖啡。那不勒斯人喝咖啡就像土耳其人喝茶一樣,到任何地方,幾乎每隔一小時他們都會主動請你喝杯咖啡。我認為那不勒斯的Cafe是全世界最棒的,不僅是他們所用的咖啡豆,更特別的是他們煮咖啡的方式。
中午,通常我的男友Lino會幫我和同事們準備午餐。來自那不勒斯的他,拿手菜有好吃的pasta和鮮蔬沙拉。事實上,我們大家都很喜歡咖啡,所以通常餐後咖啡總是少不了。加或不加糖,大家習慣雖然不一,但對於咖啡的熱愛都是一樣的。
下午,和Iole把一些東西交給縫紉樣本師後,我們一起去corso como做一些市場調查。大約五點鐘,想休息一下的時候,我通常會到最愛的Cafe Novecento。空間是傳統的義大利風格,座落在摩登的corso como,氣氛很特別。
喝完一杯馬奇朵後,繼續工作一會兒,和來訪的朋友準備去吃中國菜。
喝了一天的咖啡,我覺得非常放鬆,開心地和朋友聊天、吃飯。餐後,我喜歡來一杯餐後酒rose grappa。通常我不會再喝咖啡,雖然,這才是道地義大利式ending。
(Anna,33歲,Free Lance設計師。澳洲人,在義大利工作已經超過十年。本來就喜歡喝咖啡,不過直到來義大利才啟發對於咖啡的熱情。)
- Jul 14 Fri 2006 08:10
[文章]~我的一天從咖啡起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