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義龍騰斷橋遺跡
前些日子回中部時,路經三義而拜訪參觀的遊地"龍騰斷橋",龍騰斷橋原名又魚藤坪斷橋,位於火車舊山線魚藤坪鐵橋現址上游八十公尺處,斷橋遺跡可分為南北兩地,在景山溪的北岸有四孔磚造的拱橋,但為民國二十四年的大地震所破壞。
本橋曾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從目前僅遺留下北端六座以及南端四座殘缺的磚造橋墩來看,可考察出其中的 玄奧。據說在建造這座橋之前,日本人先在附近興建一座磚窯廠,就近供給建造橋樑的材料,由於當時日本人嚴格要求磚塊的製作品質,所以至今留下的殘餘磚塊仍然是屬於「磚」中的極品,尤其位在 拱形的磚塊疊砌方式與接合切角,可看出當時砌磚手法的精緻程度。
在砌磚工法上,也受到當時日本政府積極全面西化的時代背景影響,引進「荷蘭式」砌磚工法。另外一處位在拱橋橋墩 腰上兩側,各有五個立方體的花崗岩石,這些稍微突出於橋墩的花崗石是當時興建拱橋的時候用來支撐鷹架模板用的構造物;此外本橋也是當時台灣鐵道部(日治時代)海拔最高、跨距最大(61公尺)的橋樑。
全站熱搜